欢迎光临河南创卓仓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!我司主要从事粮情测控系统、智能通风设备等电子产品的研制开发,期待与您的合作!
292025-04

从人工巡查到AI预警:粮情监测是如何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的?

发布:2025-04-29    浏览:7 次    来自:本站

  粮情监测系统是一种通过集成传感器、通信技术和数据分析平台,实时监控粮食储存环境参数并实现智能调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。

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数据采集、数据传输、数据处理与响应控制四大核心环节,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详细解析:


一、数据采集:传感器网络实时感知环境参数

    粮情监测系统的核心是部署在粮仓内的传感器网络,通过多种传感器实时采集粮堆及仓内环境的关键参数:

    温度与湿度:温湿度传感器(如电阻式、电容式、热电偶等)监测粮堆各层温度分布,防止局部过热导致霉变;

湿度传感器则评估仓内空气湿度,避免粮食吸湿变质。

    气体浓度:氧气、二氧化碳、磷化氢等气体传感器检测粮堆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变化,判断粮食新鲜度及熏蒸效果。

例如,磷化氢浓度监测可评估杀虫剂残留,保障熏蒸安全。

     含水率与虫害:含水率传感器(基于微波或电导率原理)检测粮食水分含量(通常需控制在12%-14%),

虫害传感器则通过声波或图像识别技术捕捉虫害活动迹象。

     技术特点:现代传感器趋向数字化与集成化,例如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可直接输出数字信号,减少传输干扰。


二、数据传输:无线/有线通信保障数据高效流动

    采集的数据需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处理中心,常见技术包括:

    1、有线传输:早期系统多采用电缆连接,但易受雷击、机械损坏影响,维护成本高。

    2、无线传输:

       低功耗广域网(LPWAN):如LoRa、NB-IoT技术,适用于大范围粮仓,具备低能耗与强穿透力。

       蜂窝网络:如4G、CDMA(河南创卓仓储4G物联网系统),支持远程实时数据传输。

       物联网(IoT)模块:光伏无线系统结合太阳能供电(如南京埃尔乔亿方案),实现能源自给与无线通信一体化。

       优势:无线技术简化部署,支持灵活扩展,尤其适用于农田与分散式粮库监测。


三、数据处理与分析:智能算法驱动决策

     数据上传至云端或本地服务器后,通过以下技术进行处理:

       1.异常预警:对比实时数据与预设阈值(如温度>35℃或湿度>75%),触发警报。

       2.趋势预测: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分析历史数据,预测粮堆发热、虫害爆发风险,辅助制定通风或熏蒸计划。

       3.多源数据融合:整合气象数据、仓储记录等外部信息,优化调控策略。例如,结合天气预报调整通风时机。

       4.技术支撑:云计算平台(如AWS、阿里云)提供算力支持,边缘计算技术则提升实时响应能力。

未命名_副本.jpg

四、响应控制:自动化执行保障粮食安全

    根据分析结果,系统触发控制指令调节仓储环境:

       1.通风控制:当检测到温湿度过高时,自动启动风机或开启通风窗,降低粮堆温度与湿度。

       2.环流熏蒸:若虫害密度超标,系统联动环流设备均匀释放熏蒸剂(如磷化氢),提升杀虫效率。

       3.冷却与除湿:谷物冷却机或除湿机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运行,维持粮堆稳定状态。

       4.执行方式:支持远程手动操作(通过Android或Web应用)或全自动模式,减少人工干预2。


五、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

     1.挑战:

       传感器精度与抗干扰能力不足(如金属腐蚀导致数据偏差)。

       系统兼容性差,不同厂商设备难以互联。

      2.趋势:

        智能化升级:引入AI图像识别(虫害监测)与区块链(数据溯源)技术(创卓虫害监测系统)。

        绿色节能:推广光伏供电系统,降低能源依赖。

      “天-地”一体化监测:结合卫星遥感与地面传感器,实现全域监控。


总结

粮情监测系统通过“感知-传输-分析-执行”闭环,实现了粮食储存环境的动态优化。

其技术核心在于多源传感器的高效协同与智能算法的深度应用,不仅降低了粮食损耗(部分案例显示损耗减少30%6),

更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。未来,随着5G、边缘计算等技术的融合,粮情监测将迈向更高水平的实时性与精准化。

粮仓粮库建设、粮仓升级有需要增加粮情监测、环流熏蒸、虫害监测、智能化投药系统、内部通风环流等保粮装备的,

欢迎咨询:李经理电话:13333716115


推荐阅读

百科推荐

常见问题

上一条:粮食损耗降低30%靠什么?一文读懂粮情监测的智能化革命
下一条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