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河南创卓仓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!我司主要从事粮情测控系统、智能通风设备等电子产品的研制开发,期待与您的合作!
292025-04

粮食损耗降低30%靠什么?一文读懂粮情监测的智能化革命

发布:2025-04-29    浏览:9 次    来自:本站

粮情监测是粮食储藏领域的一项核心技术,旨在通过实时采集、分析和处理粮食存储环境中的关键参数(如温度、湿度、气体浓度等),

保障粮食质量安全,减少损耗。随着物联网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,粮情监测系统已从传统人工检测转变为智能化、

自动化的综合管理手段。本文将从粮情监测的定义、工作原理、关键技术及现代应用等方面展开介绍。


一、粮情监测的定义与重要性

     粮情监测系统是一种利用传感器、通信技术和数据分析平台,对粮食储存环境进行动态监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。

其核心目标是实时掌握粮堆内部的温度、湿度、水分含量、虫害密度、气体浓度等参数,并通过智能分析预测潜在风险,

辅助管理人员采取通风、熏蒸、冷却等措施,防止霉变、虫害等问题,确保粮食长期安全储存。

   重要性:

      1.减少粮食损耗:传统人工检测效率低且易遗漏异常,而自动化监测可及时发现粮堆发热、霉变等问题,减少经济损失。

     2.提升管理效率:通过远程监控和预警,降低人工巡查强度,实现精准调控。

     3.保障国家粮食安全:粮食储备是国计民生的基石,粮情监测系统为科学储粮提供了技术支撑。


二、粮情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

     粮情监测系统通常由数据采集层、通信传输层、数据处理层和控制执行层四部分构成,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步骤:

    1.数据采集

通过部署在粮仓内的传感器(如温湿度传感器、二氧化碳传感器、虫害检测传感器等)实时采集粮堆及仓内环境参数。例如:

         1.1温湿度传感器:监测粮堆温度变化,防止局部过热引发霉变。

         1.2气体传感器:检测氧气、二氧化碳、磷化氢浓度,评估粮食呼吸作用及熏蒸效果。

         1.3含水率传感器:确保粮食水分在安全范围内(通常为12%-14%)。

    2.数据传输

          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技术(如4G、LoRa、NB-IoT)或物联网模块传输至云端服务器。

例如,CDMA无线技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,而现代系统多采用低功耗广域网技术以降低能耗。

    3.数据处理与分析

          云端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:

      3.1.异常预警:通过对比历史数据与实时监测值,识别粮堆发热、虫害滋生等风险,触发预警。

      3.2.趋势预测:结合机器学习模型,预测未来粮情变化趋势,为通风、熏蒸等操作提供决策支持。

    4.控制执行

         根据分析结果,系统可自动或人工远程控制通风机、环流熏蒸设备等执行机构,调节仓内环境。

例如,当检测到湿度过高时,系统可启动风机进行除湿。


三、粮情监测的关键技术与设备

    1.传感器技术

         核心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、气体传感器(氧气、二氧化碳、氨气)、含水率传感器等。

例如,河南创卓仓储的传感器可定制化适配不同粮仓需求。
微信图片_20240108092010(1).jpg

    2.通信技术

        2.1有线传输:早期系统多采用电缆,但易受雷击和机械损坏。

        2.2无线传输:现代系统普遍采用无线技术(如4G、Wi-Fi、LoRa),具备灵活部署和低维护成本的优势。

例如,河南创卓仓储科技的4G无线传输模块,让人在电脑、手机端自由无障碍切换监测,让粮仓监测更便捷。

        2.3智能分析平台

      如河南创卓仓储科技研发的粮仓智能化监控系统,通过4G无线物联网模块,可通过AI算法分析30万个传感器数据,

动态监控库存数量、质量及46种异常情形。


四、现代应用案例与发展趋势

     1.应用案例

          福建“智慧闽粮”:覆盖全省400多个粮库,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与AI动态预警。

湖北粮库监测:通过“荆楚粮仓”小程序提供24小时远程监控,集成6900余个摄像头和温湿度传感器。

         光伏无线系统:结合无线通信技术,适用于农田与粮仓监测,降低能源依赖。

    2.发展趋势

         智能化与物联网融合:引入卫星遥感和田间物联网设备,形成“天-地”一体化监测网络。

        绿色节能:采用太阳能供电(如光伏系统)和低功耗传感器,推动可持续发展。

        标准化与兼容性提升:解决国内系统标准不一、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,向国外成熟的数字化、多功能集成化系统靠拢。

微信截图_20250428170815.jpg

五、挑战与展望

         尽管粮情监测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,但仍面临传感器精度不足、系统兼容性差、抗干扰能力弱等挑战。

未来,随着5G、边缘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,粮情监测将迈向更高水平的实时性、安全性与智能化,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。


       通过以上分析可见,粮情监测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产物,更是粮食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柱。其发展历程与未来前景,

充分体现了科技在农业现代化中的核心作用。


推荐阅读

百科推荐

常见问题

上一条:【藏粮于技】新政解读:粮情检测成粮食安全核心指标
下一条:从人工巡查到AI预警:粮情监测是如何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的?